• <menu id="iiwsk"><code id="iiwsk"></code></menu>
  • <tt id="iiwsk"><strong id="iiwsk"></strong></tt>
  • <optgroup id="iiwsk"></optgroup>
  • <dd id="iiwsk"></dd>
    首頁 > 行業喜訊 > 正文

    喜相逢評論:以市場機制助新能源車走出“春寒”

    發表于 2016-05-06 18:00 閱讀:1970

    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節能減排、改善環境意義重大,因此,國家已經將其作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,很多地方的政府不僅對新能源車生產企業進行政策扶持,而且對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也給予財政補貼。但盡管如此,由于消費習慣以及配套設施等的不足,新能源車的推廣應用卻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。不少混動汽車銷售也遭遇&ldquo;春寒&rdquo;。

     在能源越來越緊張且大氣污染治理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,以新能源車逐步取代目前的燃油型汽車,應該是汽車產業一個不可更改的方向。但其在市場上所遭遇的&ldquo;春寒&rdquo;也表明,新能源車至少在目前階段還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,只有讓這些不足得到解決,新能源車才可能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同。

      從目前新能源車在推廣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來看,要讓新能源車打開市場,需要從財政支持、配套設施完善和市場化等多方面齊頭并進。財政補貼是財政政策的一種常用手段,去年9月,財政部進一步加大了補貼力度,私人購買純電動乘用車,最高可獲6萬元補貼。但是,這次政策的補貼側重于按續行里程來計算,這固然會引導企業在延長新能源車使用壽命上加大技術力度,但由于對其他車型的補貼反而減少了,客觀上也會影響到新能源車的市場推廣。

      同時,消費者購車更看重的是它的運行方便、安全,能夠得到多少補貼并不是最先考慮的問題。這就引出了第二個方面的問題,新能源車的推廣還存在很多方面的技術瓶頸亟待解決。新能源車的運行對于充電站有很大的依賴性,但在目前城市土地已經很緊張的情況下,充電站很難像加油站一樣大范圍普及,特別是消費者一旦有長距離用車的需求,就會在充電上遭遇困難而不得不改用燃油車。因此,政府更應該引入多方面資金,加緊建設充電站,為新能源車的普及建立起全方位的基礎條件。

      推廣新能源車,還需要堅持的一個原則是必須走市場化的道路。新能源車盡管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,但在未來應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,因此各地對于新能源車的投資抱有濃厚興趣,地方政府更是將其作為拉動經濟的一個新興產業來看待。

     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出現了異地車很難跨地域推廣的現象。因此,推廣新能源車必須引入市場競爭機制,讓真正優秀的新能源車能夠占有市場制高點。對于地方政府來說,需要克服地方保護主義的舊思維,讓充分的市場競爭讓新能源汽車走出&ldquo;春寒&rdquo;。

    Copyright 2008-2022 版權所有 喜相逢融資租賃集團有限公司 閩ICP備14017717號-1 閩公網安備 35011102350422號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湖塘路 福州軟件園晉安分園 3#

    好看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