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menu id="iiwsk"><code id="iiwsk"></code></menu>
  • <tt id="iiwsk"><strong id="iiwsk"></strong></tt>
  • <optgroup id="iiwsk"></optgroup>
  • <dd id="iiwsk"></dd>
    首頁 > 行業喜訊 > 正文

    喜相逢:北京一半汽車沒車位 專家:限制私家車才能發展

    發表于 2016-05-07 10:03 閱讀:1927

    &ldquo;北京城鎮人均住宅面積28平方米,一個停車位加上分攤的配套地面,所需面積至少要30平方米。&rdquo;郭繼孚代表在小組討論會上向其他代表提問,&ldquo;房價是多少?但汽車出行時86%時間是免費停車,您覺得這合理嗎?&rdquo;

      緩解交通擁堵、減少污染排放,郭繼孚代表認為,治療&ldquo;城市病&rdquo;需要從根本上下功夫,要降低交通密度,一是提高停車費、禁止免費停車、嚴格執法規范停車;二是將購車與停車位掛鉤。

        北京一半汽車沒有車位

        &ldquo;我知道這樣說會被罵,但還是希望用我的專業知識,對城市發展盡到我的責任,可以為此承受挨罵。&rdquo;郭繼孚說,&ldquo;我們要直面這個問題。&rdquo;

        &ldquo;我們的觀念出了問題,認為富裕了就要買車,就要無節制地使用汽車。&rdquo;郭繼孚解釋道,&ldquo;但我們根本做不到,全世界也沒有哪個城市能做到。&rdquo;

        在他看來,停車難將會是下一個比交通擁堵更嚴重的問題。再不從停車位入手控制汽車發展和使用,未來真的會&ldquo;堵死&rdquo;。

        在北京,買車并不需要配套停車位,全市車位總共只有250多萬個,只能滿足一半汽車的停放,更多的汽車處于隨意停放狀態,占據了自行車道、社區綠地、消防通道等。

        郭繼孚的一項調查顯示,北京的私家車出行時,有86%是享受免費停車的,也就是說一輛汽車7次出行只有1次交了停車費。&ldquo;外出吃飯、購物、開會等,都可憑發票、通知免費停車。&rdquo;他感嘆,&ldquo;停車費太低了。現在就是一個惡性循環,不買車、不用車就虧了!汽車怎么會少?擁堵怎么能解決?&rdquo;

        他說,這對不買車的人來說,是另一種不公平。&ldquo;并不是要禁止使用汽車,但是要適合我們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,一定要讓我們的小汽車付出它應有的成本。&rdquo;

        東京如何從&ldquo;堵死&rdquo;到暢通

        經濟發展了,為什么不讓市民擁有汽車?

        面對這樣的質問,郭繼孚給出了一個理直氣壯的答案: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,就是不應該人人擁有小汽車、使用小汽車,選擇城市就意味著需要選擇一種適合城市的生活。

        郭繼孚用自己調研的數據舉例說,美國3億人汽車保有量2.7億輛,但紐約有50%的家庭沒有車,曼哈頓島是77%的家庭沒有車。&ldquo;我查過曼哈頓居民的詳細收入情況,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依然有一半人沒有車。&rdquo;而在香港,小汽車一共是40萬輛;相比之下,北京2010年一年就增加了80萬輛汽車。

        香港的收入水平那么高,為什么他們不買車?郭繼孚說,在香港買車沒有限購,但是需要配套的車位很貴,平均一個車位200萬港幣,最貴的是370萬港幣。曼哈頓的停車位,也要十幾萬美元一個。

        相對私家車出行比例高達34%的北京,東京的這一比例只有5%。在東京,政府機關單位、公司商場都不允許為員工、顧客提供免費車位,否則就按照逃稅處罰。

        郭繼孚介紹,東京在上世紀50年代、60年代比北京的今天還要堵,最后出臺了一個嚴格的法律&mdash;&mdash;《車庫法》,買車必須要有車位。如果用假的停車證,將被罰款20萬日元,蹲監獄三個月。他們花了十幾年時間搞了一項&ldquo;掃馬路運動&rdquo;:不許亂停車,抓住一次罰款兩萬日元,抓住三次吊銷駕照,如果連續三次被吊銷的話終身禁駕。&ldquo;東京就是這樣痛苦過來的。&rdquo;郭繼孚說。

        郭繼孚認為,北京應該盡快立法,引起更多人的注意,才能避免擁堵繼續加劇到不可忍受的地步,現在還有機會,不這么做就會惡性循環。

        用經濟杠桿降低交通密度

        私家車不讓停,公交車不能準點,地鐵擁擠不堪,讓人怎么出門?

        面對記者疑問,郭繼孚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回答:私家車那么多,公交車怎么能跑起來,公共交通怎么能發展?

        來自市交通委的一份數據顯示,2013年本市公交的客運量同比下降了4.9個百分點,年運送乘客49億多人次。相應的,2013年的北京市全路網工作日擁堵指數增加到5.5,比上一年增加了4.2%,擁堵情況更加明顯。這帶來的后果,就是公交車的運行速度下降,準點率更低。這是公交乘客減少的主要原因。

        郭繼孚給了記者一組數據,北京東西兩個城區內的私家汽車數量,分別是東京內四區、紐約曼哈頓的2倍,而北京汽車的年均行駛里程又分別是它們的2倍&mdash;&mdash;也就是說,北京中心城區的交通密度,是東京內四區、紐約曼哈頓的4倍。

        在他看來,應該盡快限制小汽車的使用,為公共交通騰出路面空間,才能提高公交的運力和運輸效率,同時讓公交車變得舒服,吸引更多人乘坐公交車。在市區就應該坐公交車,反過來如果住在密云,軌道交通要修到那里非常昂貴并且浪費,最佳出行方式才是小汽車。

        過去,開車是一種身份的象征,但是現在很多人已經明白汽車只是一種交通工具。目前北京低于5公里的汽車出行率占到44%,其實低于5公里出行,騎車更快。

        &ldquo;一夜之間把北京的停車費調成&lsquo;天價&rsquo;并不現實,市民無法接受。&rdquo;郭繼孚說,解決停車難,一方面是建設一批停車場、停車樓,另一方面是通過經濟手段管理。

        此外,與國外相比,北京的停車費過低,造成沒人愿意在市區建停車場或停車樓。郭繼孚建議,未來應該把停車交給市場,政府負責嚴格執法監管,從而推動停車位的科學發展與管理。

    Copyright 2008-2022 版權所有 喜相逢融資租賃集團有限公司 閩ICP備14017717號-1 閩公網安備 35011102350422號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湖塘路 福州軟件園晉安分園 3#

    好看视频